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学部静脉配置中心的杨沁婧。今天很荣幸与大家共聚一堂,再话抗疫。
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在武汉悄然蔓延开来,承平日久,大部分人都没想到这场疫情会来得如此突然、蔓延得如此迅速、造成的损失如此巨大!病原体跟SARS同属冠状病毒,而其致病能力却又远远超过SARS。它在潜伏期就具备传染性。
2020年2月7日,我接到了护理部征求援鄂支援的消息,当时因为刚过年及疫情关系全院病人骤减,配置中心工作量也随之降低,虽然我们已经有唐楠老师抽调院内发热门诊的一线支援,但我认为因为工作量减少的关系,我们还能向前线再次增派支援。
当时的武汉到底什么样子,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所有的消息来源都是通过媒体,感觉那座城市已经被按下了暂停键,空气里好像都会弥漫着病毒。当时你说我不害怕,那是假的,可那边又实实在在需要医务人员,那么我想首先我要报名,我才能给科室其他姐妹们勇气,让她们也加入,时间之匆忙让我根本无暇思考更多。很欣慰我们科室另外两位老师简珊和褚冬燕也积极响应了报名,她们一位是异地分居的军嫂,另外一位是名二胎妈妈,她们的加入坚定了我的信心,不仅要做好抗疫工作也更要保护好她们,带出去我也一定要带回来。2008年,我刚参加工作,汶川地震支援我就想去,无奈资历尚且,未能成行,当时紧缺A型血,正好我是,就跑去献了300CC血,12年的护士生涯,让我依然保持了对待生命的热忱。
我没有告诉任何家人,我怕我的决定让他们担心,但是他们第二天还是从各类媒介铺天盖地的报道里看到了我的名字,妈妈大姨舅舅舅妈都来了,在疫情期间我是再三叮嘱他们不要出门,他们也都没出来过,现在却都跑来送我,最不喜欢离别的场面,也没有勇气直视妈妈眼含泪水的双眸,我自责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决定让她担忧了,感觉这几年这没少让她操心,心里挺过意不去的,但此时我已经不是一个人,肩上担负的责任不允许我有半点动摇。
2月7日,1个小时,人数130人的“新湘雅志愿军团”完成征召。2月8日。6个小时,整装、培训、出征。2月9日,10个小时,熟悉环境、人员分组、排班制表、接诊病人。时间之紧迫,甚至来不及准备生活必需品。医院后勤保障团队、科室同事纷纷站了出来为我们准备生活物资,此时所有湘雅三院人,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同行,共抗疫情。
到了武汉经过忙碌和紧张的适应阶段,工作全面开展。医院又派出了三位资深老师来保障全队的后勤物资及队内感控,老师跟我们说只有把队内感控人人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每位队员的安全,133个人一条命。第一周因为都还在磨合,感控夜班我是连着上了三个,在夜里等待队友们回来,给他们全身淋一场消毒雨才放他们进酒店成为了常事。我记得第一晚是肖雪飞老师、刘晶晶老师、李守根老师他们,本来凌晨一点回来的班,足足忙到凌晨五点才回来,我也就在门口从十二点多守到五点,那天真的很冷。在白天,为了尽量减少队友们出来走动的几率,我们把三餐都推送到每层楼,再用稀释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每间房的门把手和桌面,清理每个房门口的医疗垃圾,每天133间房,一间都不落下。感控班是没有时间概念的,只要感控后勤需要随时上,这看似简单的班,却承担了全队感控的重任。
一段磨合期过后,一切步入正轨,我们仨也陆续进入了病房开展工作。我跟李成媛老师一起在四组,首先感谢媛媛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能让进病房稍晚的我尽快很好的融入。进组后我就和媛媛老师达成了一致,我们就只多干活然后务必保证大家安全。我们小组的队友们都很年轻活力,在病房里穿着厚厚的隔离衣依然感觉有使不完的劲,还有几位护理研究生,在专业理论问题上遇到困难也能更好的讨论解决。我们四组的小伙伴也在这次疫情中结下了过命的交情。病房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爷爷,他因为重症新冠肺炎入院,入院前就已经有较严重的骶尾部压疮,在社区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我从长沙特地带了16块美必康敷贴过去,当时是想着新冠重症病人更多的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武汉这边会缺这类物资,所以就带来了,刚好特别适用。所以在造口师卜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们不仅更换了这位爷爷使用的水胶体,还把病房其他有压疮的病人查了一遍,适用的病人全部更换好。经过几次悉心护理后,爷爷的压疮好得很快,在我回长沙前托其他老师把最后两片给了他,他还给我录了段饱含感谢的视频,听到他略带哽咽的声音却清晰的叫着我的名字让我一下就鼻子酸酸的。病房还有对90多岁的爷爷奶奶,在给奶奶做任何治疗的时候她都很配合很坚强,唯独给爷爷做治疗的时候,她会不断叮嘱我们少抽点血、动作轻点儿,在奶奶核酸检测已经阴性及其他指标达到出院标准的时候,她还拒绝出院,要等到爷爷也达到出院标准后一起出院。其实我们在治愈病人的时候何尝不是被他们治愈?相信爱,总能战胜一切!
3月28日,病区最后一位患者康复出院,支援任务圆满完成。经过52个日夜的坚持与努力,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86例,康复出院68例,医疗队人员零感染。
这一切的收获是靠湘雅三院人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血性,是靠湘雅三院人临危不惧的新湘雅气概!不畏浮云遮望眼,在这次疫情斗争中,新湘雅人克服重重困难,敢于冲在第一线,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有幸站到了抗疫的最前线,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了我们身上。其实我们只是尽了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与担当,只要再需要医务人员,我们依然愿意选择勇往直前。但我们身后更多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被铭记。我感恩生活在中国,感恩共产党的领导,感恩湘雅三院的培养,感恩援鄂医疗队的每位老师,感恩科室的领导和并肩作战的姐妹,感恩我们四组的每位同仁,我感恩这个时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