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网
  • 2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网

青春战疫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战疫

ICU里的守护

责任编辑:疫情防控专题  来源:健康管理中心 夏滔  时间:2023-05-06  点击:820

“我们不是无所不能,但一定会竭尽所能”,在治病救人时,每一位医者都会如是说。诚然,这是职业责任,但更多的是医者仁心,因为没有谁比我们更明白生命的可贵不仅在于生命本身,更在于生命背后的牵绊和守望。

援鄂归来已有三载,但在同济医院中法新院 ICU 里见证的那些故事仍然让我泪目,让我庆幸加入了医疗队,让我为我的职业骄傲。

为了你,我得好好吃饭

我院医疗队接收的是重症病房,病人病情很重。当时病房里有一对夫妻,可能因为病情重,浑身不适,一开始他们略显烦躁,甚至不太配合治疗。有一天晚上,男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诱发心绞痛,气促越来越明显,于是我立即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完善心电图检查后,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护心治疗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患者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了下来,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将患者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

我去病房给他的妻子上护理措施,她的态度明显不同于往常,积极了很多。吃饭时,我看得出来她咽得很艰难,吃得很费力,我安慰她:“不着急,慢慢来,吃不完咱们就歇一下”,可她拍拍我的手,轻轻地说,“不要紧,我可以的。多吃点饭才有力气活下去,我想活下去,我老公还等着我呢!我不能让他一个人哪。”那一刻,我只能赶紧把头抬起,用力把眼泪挤回去,继续喂饭、喂药。

为了你,我得赶紧站起来

病房里最年长的病人是孙爷爷,当时他已经 94 岁高龄,身体非常虚弱,根本无法起身下床。起初,我见他总朝着一个方向看,还有58些疑惑。后来在群里和其他护士姐妹交流时才知道,他的老伴李奶奶也在同一个病房,因为无法下床,只能遥望彼此。

大高个的孙爷爷,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一切都靠护理人员完成,包括吃饭、换衣服、擦身......但他一直非常配合,没有丝毫的抵触和不好意思。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孙爷爷的状态终于有所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了许多,经医生同意,我们开始协助他起身下床并指导他做康复运动,活动手脚关节、锻炼肌肉力量。慢慢地,孙爷爷可以站立了,在我们的搀扶下,他扶着护栏慢步移动,靠自己的双腿一步步走到了老伴的床前。

没有特别的言语,但孙爷爷脸上堆满的笑容却比任何动听的句子都让人动容。

援鄂的两个月里,重症病房迎来一个个新患者,送走一批批老患者,我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救治任务重,压力也不小。但望着病房里一张张脸,见证着他们的彼此奔赴,我似乎有了无穷的力量。终于,云开疫散,烟火重归。离开武汉前一晚,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我的心里不自觉涌起一股别样的感觉。在 ICU 病房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和病毒“搏斗”,没有让一个病人被它带走。这些病人不仅是他们自己,也是他人的子女、父母或者丈夫妻子。我想,彼时的我们是治病救人的医护,亦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护佑生命便是守护住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守护着中国的人间烟火和山河无恙。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