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网
  • 2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网

青春战疫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战疫

最好的成长礼——记90后新湘雅护士的抗疫

责任编辑:疫情防控专题  来源:36病区移植科 曾瑜  时间:2023-05-06  点击:1544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疫情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人的肩上就变成了一座山,我是一名普通的 90 后党员,也是一名有着坚定信念的新湘雅护士,新湘雅精神影响和滋养着我。疫情伊始的那一年,我 27 岁;疫情时代结束,我已到了而立之年。抗疫三年的经历与收获,是我最好的成长礼。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影响了许多医务工作者,对它的谨记和践行让我的护理更有温度,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燕尾帽下守护生命的神圣与责任。

有时去治愈

犹记 2020 年初,中国拉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的警报,湖北武汉按下了城市的“暂停键”。2 月 9 日,我们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鄂医疗队正式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B7 西病房,由于当时治疗手段有限、防疫物资缺乏、重症病人较多,进入重症病房的我们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紧张焦虑,害怕自己不能照顾好病人。

隔着起雾的护目镜和面屏,戴着双层外科手套,这给我们的护理操作增加了挑战,尤其遇到血管穿刺类的操作更是难上加难。有一次我们需要为一位血管条件不好的阿姨进行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治疗,队友们都已经反复轮流小心翼翼地尝试了好几次,留置针还是穿刺失败了,大家都倍感压力和歉意。我看到这种情形对自己的穿刺技术更加不自信了,害怕让阿姨多疼一次,不敢轻易尝试,担心这会让她情绪烦躁而拒绝治疗。没想到阿姨却边吸氧边轻声安慰我们:“你们只管打针,我知道自己血管细,打不中不怪你们。你们从湖南长沙跋山涉水地来到武汉,是为了治病救人、帮助我们,我们感激你们、更相信你们。”听了这番话,我鼻头一酸,顿时坚定了我的信心,我接过队友准备好的输液装置,沉着冷静地选择血管,最终为阿姨在小臂内侧留置了一个静脉留置针,我长舒一口气,她竖起大拇指夸我们新湘雅护士又专业又能干。阿姨住院期间心态积极、十分配合治疗,仅仅九天,她便治愈出院了,我们为她欢呼,她也录制了视频为我们医疗队和病友们加油打气,我还记得她对我们说:“你们的出现是我绝望时的一道光芒,为我带来了生的希望。”

在和病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会有迷茫和无奈,但也逐渐成长和强大。有时,并不仅仅是我们去治愈病人,他们也会给予我们信心与希望,相互治愈,相互搀扶着渡过无助与痛苦。

常常去帮助

疫情三年,口罩、行程码、健康码成为了出行标配,“你还绿着吗”替代“吃了吗”成为了新的打招呼方式,因此智能手机的使用无疑变成了老年患者住院时的一道难关,复杂的基础病,再加上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听力不好、记忆力差的问题,给我们的诊疗带来了许多困难。很多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即使有也不会操作,这影响了我们的入院登记工作。但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耐心与老年患者沟通,不断重复同一句话,只为他们能听懂记住。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位外省来的阿姨,她普通话说得不是很顺畅,加上省内省外查验健康码的方式不同,需要重新在手机上注册,一遍又一遍的操作失败和对病情的担心让这位阿姨在护士站急躁不安,她把手机往台面上一扔,责怪自己老了没用了。当我发现她的情绪异常后,拿着她的行李先带她入住了病房,让她卧床休息,站在床旁一边和她聊天,一边拿着她的手机替她注册好健康码,并一步一步地教她怎么去查看健康码,她终于逐渐平静,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幸亏我态度好、耐得烦。在住院期间,她非常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总是会向别的患者夸赞和介绍我,直到出院的那天,我收到了她亲手写下的表扬信,信中对我给她的帮助感激不已。

护士是陪伴病人走夜路的人,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我们的陪伴可以增加病人走过黑夜的勇气。常常去帮助,让我感受到了身为 90 后护士的职业价值感。

总是去安慰

记忆回溯到 2022 年 12 月份疫情放开后,病房收治了一位 38 岁的大姐,很奇怪的是她明明已经在急诊候床几天,也有很明显的感染症状,但等到病房有床位了通知来办住院时她在护士站又很纠结、犹豫,入住病房后好几次查房都看到她在偷偷地掩面哭泣,也从不主动和别人交流,甚至总是整晚整晚地睡不着。她是一个人独自来住院的,我以为她是因为害怕和缺少家人的陪伴而失落不安,于是便尝试着和她沟通,才得知她家中年幼的小孩和年老的父母都感染了新冠,她来住院之后很担心他们的情况,怕没有人照顾他们;同时她也怕家里人担心自己的病情,不敢和家里人打电话,所以她极度缺乏安全感,非常焦虑和惶恐。我尝试慢慢安抚她的情绪,让她每天和家人视频通话,和家人取得联系后得知家人的感染情况都在好转而让她安心不少。我劝慰大姐积极配合治疗,在评估了她的病情之后,逐步指导和帮助她进行俯卧位通气、下床活动,练习呼吸操和八段锦,引导她和同病房的患者沟通交流。慢慢地,她心结逐渐打开,开朗了很多,紧张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晚上也能安然入眠了。

《医学的温度》中有这样一句话:“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伤痛,而伤痛都是主观的感觉,心灵是我们的归宿,所以病人最需要的永远是关爱和安慰”。温柔和真诚的力量是强大而向上的,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临床上设身处地地安慰病人、解决问题,也是我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三十而立,我很庆幸能“立”在抗疫一线。三年抗疫,三年成长,我们 90 后新湘雅护士“立”起的不仅仅是信心和能力,更是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再次从春天出发,满怀着无比的自信,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让我们用爱点亮每一线希望,让生命恢复向上生长的力量,为失能者赋能,让悲观者前行,愿所有的一切都能被世界温暖以待。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